分类:斜视弱视检查 作者:t969141 评论:0 点击: 87,261 次
随着互联网科普的推动,弱视孩子家长们也变得越来越“懂行”了。弱视眼视力达标后,双眼视觉成为家长的关注点。融合范围,是个很关键的指标。
有家长给我发来这样一段文字,让我做一下鉴定:“通常在融合功能中,分开范围在-3~-21之间;辐辏范围在+5~+43之间。平均范围,分开为-8.2±1.7,辐辏为+20.9±2.7.正常范围,分开范围大致在-6.5~-13.0之间,辐辏范围大致在+15~+30之间,如果辐辏值与分开值的比例在1.8:1~3:1之间,则分开与辐辏值超过上述范围也是正常的,且融合功能更强。”
上文所述的融合范围,指的是双眼单视功能中的第三级(同时知觉、重合、水平平面融合和立体融合)。
分开,即非交叉、开散;辐辏,即交叉、集合。
对于常常合并双眼单视功能障碍的斜弱视儿童来说,视力达标是第一步,双眼单视功能健全是第二步,只完成了第一步,没有完成第二步,不算是真正的弱视痊愈,眼视功能自然也没有发育完整,视力稳定性也不好。
实话说,我并没有这个鉴定能力。但看得出这段内容出自专业牛人之口,应该不是道听途说和杜撰。所以,这段话在专业上是否站得住脚,我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
上图为双眼单视panum区
关于上述说法,我有以下看法:
1、家长不必太较真于这些过于细节的专业指标。因为双眼视功能的指标相比视力这种单维度指标,要复杂的多,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也更多,线性的看待某一个指标,容易误入歧途,徒增烦恼。
2、临床上,融合性聚散的检查方法常见两种,一种是欧美正统眼视光系统常用的综合仪和棱镜排法检测的棱镜值系统,另一种是国内小儿眼科常用的同视机周边-中心融合图片检查体系。两种方法的正常值和标准差记录的单位和值有明显区别,如果混为一谈,也会产生信息混乱。
3、除非是正统专业的眼视光科,各地医院小儿眼科的融合范围检查是个“医学专业灰色地带”。仪器校准和检查者操作规范的专业水平不一,患儿培训、理解、检查配合不统一,检查结果的可信度也就打折扣了。假阴性假阳性结果交错。家长需要带孩子多次、多地点检查明确。
开头那段专业文字里牵涉到算法和一些专业名词,家长不容易掌握。小儿眼科同视机检查常用的标准:辐辏范围正常值是+25~+30;分开范围正常值是-4~-6,数值单位都是圆周度而非棱镜,取值点都是破裂点。
以明弱视沙龙贴士:对家长来说,与此相关、更重要的是掌握以下几点:
1、融合范围正常值(辐辏范围正常值是+25~+30;分开范围正常值是-4~-6);
2、随机点立体视锐度正常值(TNO,60秒角以下;Titmus值用作参考也可);
3、眼位正位(交替遮盖不动)。
就OK了。
声明: 本文由( t969141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ruoshijinshi.com/3296.html
------====== 本站公告 ======------
*2016.01.08日起,启用眼科之家微信公众号,微信号“kidseye”。帮助家长孩子康复弱视!
*咨询孩子眼睛问题请在新浪爱问医生/好大夫在线提交问题(搜索“汤锡强”)。
*暂不开设任何在线即时咨询方式和面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