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面几篇博文,大家似乎能得到一个答案,就是一部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才有准分子手术的需求。屈光参差性弱视,一般是单眼为重,手术,当然做单眼咯!
答案是:不一定。
在《弱视不仅仅是健康危机 有时也是家庭危机》这篇文中,我曾经埋下一个伏笔,今天单独拿出来大家看看。
该患者当时的验光结果是:
右-1.25DS/+2.75DCx70;
左-5.50DS/-1.25DCx15;
患者左眼重度弱视,右眼是轻度弱视。从病因角度分析,左眼弱视的原因是近视度偏高导致的屈光参差;右眼的弱视原因是大散光(275度、斜轴大散光)。毋庸置疑,右眼这种大散光引起的弱视,加上是优势眼,视力提升一点难度没有。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该患者弱视训练的增视部分,而是双眼视觉。
患者左眼做了准分子激光手术。手术后,近视度被轻度过矫,散光被全矫,结果是左眼变成了一百多度远视(为什么过矫,前几篇文章已经说过,参阅《幼儿屈光参差性弱视 可以做准分子激光手术吗?(连载三)》)。从手术的初衷看,是为了消除屈光参差的不等像。现在要分析的是——手术后,屈光参差被消除了吗?
重新列一下术后的屈光检查结果(患者没有提供,这里按照术后右眼近视度数没有加深算),我们把下面的两个式子叫做“新屈光结果”:
右-1.25DS/+2.75DCx70;
左+1.50DS;
单看球镜,患者两眼的屈光度差值是1.25+1.50=275度,严格讲,仍然是屈光参差状态(中华医学会1985年的标准,两眼球镜度相差1.50DS,即为屈光参差)。那这275度是否会阻碍双眼视觉形成呢?这里要打一个问好。分析一下:
1、275度的参差范围,没有计算视像偏差融合范围(有些屈光参差患者,两眼相差400多度,仍然可以获得融合)。
2、275度的屈光参差,没有考虑调节因素。调节因素是怎么回事呢?以左眼为例,150度远视的人,在眼调节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远视可以被完全代偿。就是说,150度远视的人,实际上表现是接近0度(关于眼的调节,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也可以跟帖提问)。变成0度后,两眼的球镜参差就变成了125度,对双眼视觉形成障碍已经被解除了。问题是,人眼的双眼视觉状态是复杂的,左眼如果处于被抑制状态,调节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就算调节发生作用,两眼的调节具有“联动作用”,原因是发出眼调节神经冲动的一级神经元都是佩氏核(较真的家长了解即可,不必深挖),左眼有了150度的调节,右眼的调节冲动也会被激发,此时右眼就不是-1.25DS了,有可能是-2.00DS。0度与-2.00DS之间,仍然存在球镜的屈光参差。复杂吧?这就是医学上常常提起的“个体差异”原因所在。
3、就算两眼球镜参差真的被消除了,我们还需要较真一下,柱镜是否仍然存在参差呢?
柱镜参差对融合的破坏比球镜还厉害。中华医学会的柱镜参差的界定标准是:两眼柱镜度相差1.00DC以上(100度散光)。1985年的屈光参差标准界定,还没有明确两眼散光轴位偏差度对融合的破坏程度和界定标准,这里不深入讨论了。
从“新屈光结果”可以看出,右眼与左眼的柱镜度相差了2.75DC,远远超过柱镜屈光参差标准1.00DS了。就是说,手术后,这个弱视患者极有可能仍然面临“不等像”问题——无法形成融合。柱镜度,是无法通过眼的调节代偿的。
难道这个患者做了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在双眼视觉训练过程中还需要依赖隐形眼镜?这不好说。
给这个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设计准分子激光手术方案的大夫,是否考虑了这些呢?是否应该考虑向家长推荐两眼同时手术?我看,他真的未必想过。
声明: 本文由( t969141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ruoshijinshi.com/1010.html
------====== 本站公告 ======------
*2016.01.08日起,启用眼科之家微信公众号,微信号“kidseye”。帮助家长孩子康复弱视!
*咨询孩子眼睛问题请在新浪爱问医生/好大夫在线提交问题(搜索“汤锡强”)。
*暂不开设任何在线即时咨询方式和面诊方式。